健康之路> 资讯

Toni Ko | 这个女人用1.9美元的眼线笔,让欧莱雅花5亿买了她

[2025年04月15日 07:02] 来源: 女神进化论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在大约两年前,2014年7月1号早上,41岁的ToniKo从睡梦中醒来。下意识里正要起床去上班的她,突然想起:「为什么要起床呢?我已经退休了啊。。。」在打拼了15年之后,ToniKo用5亿美元的价格将NYX卖给欧莱雅集团,签署了五年内不从事相关行业的竞业协议,正式从自己白手起家创办的公司退休了。从爱美小女孩到公司创始人每次被

在大约两年前,2014年7月1号早上,41岁的 Toni Ko 从睡梦中醒来。下意识里正要起床去上班的她,突然想起:「为什么要起床呢?我已经退休了啊。。。」

在打拼了15年之后,Toni Ko 用 5 亿美元的价格将 NYX 卖给欧莱雅集团,签署了五年内不从事相关行业的竞业协议,正式从自己白手起家创办的公司退休了。

从爱美小女孩到公司创始人

每次被人问到为什么会想要创办一个美妆品牌,Toni Ko 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因为我太爱化妆这件事儿了。」

Toni Ko 在13岁时跟父母从韩国移居到美国。初中时候妈妈不让她化妆,于是这位小盆友就偷偷把妈妈的化妆品藏在书包里,到学校之后先上个妆再去上课,放学前先去卫生间卸个妆再回家。

可是化妆品单单用水不容易洗掉,这怎么办?Toni 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偷偷藏着化妆品的同时,也偷偷藏块香皂。这么执着的克服艰难险阻,不是真爱还能是什么

年龄稍大一些之后,Toni Ko 终于可以开始选购自己的化妆品,而一个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商场专柜售卖的 Chanel、MAC 、兰蔻包装精美动人,效果让人满意,但动辄几十美元起步的价格让她无法承受。而药店售卖的廉价品虽然价格感天动地,质量和效果则让人欲哭无泪。

于是在25岁那年,Toni Ko 向妈妈借了25万美元,在洛杉矶租了一间 55 平米的办公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品牌名称则定为 NYX,取自希腊神话中的月夜女神。公司目标则非常简单:销售便宜但好用的化妆品

向妈妈看齐

亚裔父母总是以教育严格出名,甚至拿到「虎妈」这样的外号,Toni Ko 的妈妈也不例外,但没有体现在成绩单上。

言传身教

到了美国之后,Toni Ko 的妈妈开了一家售卖设计师品牌香水和化妆品的小门店,做零售业务。从 Toni Ko 14岁开始,妈妈就让她在店里帮忙,每天放学后,每个周末,每个假期。如她自己所说,直到 23 岁才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期。

言传身教也从日常基本的小细节开始。妈妈不准 Toni Ko 嚼口香糖,因为这样对别人,尤其对顾客非常不礼貌;在顾客坐下之前,Toni Ko 不可以坐下;一次 Toni Ko 随手把产品扔到柜台上,更是被妈妈严肃批评:「这可是你要售卖的东西,你就这么对待它?」

商业熏陶

家里的生意进展很快,当初的一个小门店几年间发展到几家分店,最后 Toni 的妈妈决定将店铺出售,从零售生意转型做针对分销商的批发生意。而这个转变,对 Toni Ko 的帮助则是巨大的

帮忙打理家里小门店的经历让 Toni Ko对终端消费者的需求有了很多认识,而家里生意转型后则让她对供应链更上游的生产、物流和分销有了第一手的经验

就这样,在其他人还在享受青少年烂漫时光的时候,Toni 不仅学到父母言传身教的做人做事准则,也有了关于商业经营的第一手经验。

当她提出想要出去创业的想法的时候,Toni Ko 的妈妈说「做你想做的事情就好,不要害怕冒风险。即便最后失败了,对你们年轻人也是好事,因为经验是无价的。

歪歪在心里点了无数个赞,也想起之前听到的一句话:「冲着太阳跳。就算失败了,至少也能落在月亮上。」

从 $ 1.99 到 $ 500,000,000

创办一家公司容易,维持一家公司的运转已经不容易,把公司做大做强的难度更是常人难以体会的。

用 $1.99 换来旗开得胜

Toni Ko 的第一款产品是包含6个颜色的眼线笔和12个颜色的唇线笔。选择化妆笔,因为当时这类产品正流行,消费者的需求很强;而且这类产品保质期长、售价相对便宜。

这批产品每支零售价 $1.99,而同期 Urban Decay 和 MAC 的眼线笔价格都在 $9.99,甚至更高。

为了拓展更多的销售门店,当时 Toni Ko 穿着高跟鞋,顶着38℃ 的高温,推着装满产品的手推车去拉斯维加斯参加展销会的样子,一时间还在圈子里口口相传。

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Toni Ko 的公司营业额达到了 200 万美元,连本带息还清了从妈妈那拿的借款。

这时候 Toni Ko 也觉得自己实在忙不过来了,开始扩充团队。你以为她会组建一个15人的队伍?不,她招聘了1.5个人:一位全职在仓库工作,一位兼职帮她处理票据和一些公司行政事务。

事实上,NYX 一直保持精简,在2010年,公司销售额已经达到千万美元级别的时候,也只有 60 名员工而已。

渠道拓展

虽然旗开得胜,但销售渠道却一直受到限制。作为主打平价,甚至廉价产品的品牌,Toni Ko 的销售渠道一直局限在小药店这样的低端渠道中,如何才能进入连锁百货商店这样的主流渠道,成为一个难题。

Toni ko 回忆当时碰到的一个困难就是这些大渠道形成的圈子非常难以进入。当她找 Walgreen 谈的时候 Walgreen 说要参考 NYX 在 Target 百货商店的销售效果决定;而在 Target 又变成他们要先看看 NYX 在 Walgreen 的销售数据。

在艰难谈判之后,Toni Ko 最后选择了当时还主要布局在美国中西部的 Ulta 连锁商店。虽然还不算全国知名,但至少是一个向新渠道进军的突破口。果然在那之后,随着 NYX 和 Ulta 的共同壮大,NYX 得以逐渐进入其他的主流平台,为更多的人所认识。

时势造英雄

在2007-2008年,美国社会的两个巨大变化给 NYX 创造了新的机遇

第一个,是逐渐酝酿发酵并最终爆发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让全世界的经济都受到重创,让美国的普通民众真切感受到「Every dollar counts」,每一块钱都很重要。

很多消费者不再愿意花几十美元购买大牌化妆品,而转向更平价的中低端品牌。严重受挫的经济形式反倒让便宜实用的 NYX 销售额大幅上涨

而另一件事,就是 Youtube 这样的新社交媒体的大热。这不仅捧红了 Michell Phan 这样的视频美妆博主(所谓 vlogger),也让企业的营销宣传有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Toni Ko 有一次发现一个奇怪的情况,一款原本表现很差都已经打算停售的产品,销售额突然大涨,让她一时间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她发现是一位 Youtube 的大 V 博主在一个仿妆教程中用了这款产品。

看到这个视频的疯传,Toni Ko 做了两件事:

1.把这个视频发给她每一个朋友;

2.要投资新媒体的营销,而且要做到极致,因为产品宣传和销售方式因为社交媒体变得大不一样了。

之后 NYX 发力新媒体,并且一直都是新媒体营销的排头兵。在2014年欧莱雅把 NYX 收购之后,有媒体还在吐槽欧莱雅:「都已经把 NYX 收购了,就不能让兰蔻的市场人员去 NYX 学学怎么做数字营销的么?乃们的Youtube视频根本没人爱看的,乃们晓得不?」

欧莱雅入主

Toni Ko 一直说她与很多创始人不同,她在最开始就是想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公司出售给一个更大的集团,让这样的大集团用集团优势来带领公司进到下一个级别。

在2010年左右,Toni Ko 开始与投行联系,计划将公司出售。最终,在几个潜在买家间,她选择了欧莱雅。

2014年6月30号,她完成了在公司的最后一件工作,与欧莱雅的交易全部完成。回家之后她睡了14个小时,醒来之后刚想去上班却突然意识到:我已经退休了啊。。。

闲不下,再出发

很多人说,一旦开始创业就很难停下来,因为这些人就是闲不住。创业的时候嘴上说着「好累好辛苦再创业我就XXX」,可一旦空闲下来身体却都很诚实想要搞点什么新东西。

Toni Ko只享受了不长时间的退休生活。很舒适,很自由,但就是太想做点什么新东西了

因为跟欧莱雅签了竞业协议,她不能做化妆品行业了。在自己的屋子里走啊走,看着自己平时使用的东西想要找找灵感。最后,她把目光停在她那100多副太阳镜上

这些太阳镜的售价多数都在 $300 左右甚至更高,而仔细研究了行业之后,她认为一个与当时 NYX 类似的定位:时尚、平价、实用的太阳镜品牌,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

确定这样的想法之后,在2018年她开始给以前的原材料商打电话咨询,来中国5天内跑了3个城市的11家工厂进行考察,并在10月份在洛杉矶定下了办公室。在今年3月,她的太阳镜品牌 Perverse 发售了第一批产品。售价呢?40 - 60 美元。

新的公司,新的品牌,新的产品。能不能成功当然不是现在就能判断的,不过乐歪歪真是非常喜欢这个喜欢大笑的姑娘,希望她能有更多的好运气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 资讯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