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路> 观点 > 美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守治疗的对比研究

[2021年07月10日 00:15] 来源: 今日健康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张冬梅 谭子贵【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守治疗的对比。方法:收集我院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通过EXCELL软件计算随机数字进行分组: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分析(1)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胆道结石复发率及因胆道系统

张冬梅 谭子贵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守治疗的对比。方法:收集我院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通过EXCELL软件计算随机数字进行分组: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分析(1)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胆道结石复发率及因胆道系统疾病再次入院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4.6±1.2天、0.8±0.2万元)、(4.3±1.0天、0.9±0.3万元),比较无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胆道结石复发率及因胆道系统疾病再次入院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肯定,术后结石复发率低。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保守治疗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多发病,常合并胆囊结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医学及相关检查的不断发展,使得胆囊结石的人群检出率逐年增高。外科学的发展方向是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满足创伤少、无疤痕、恢复快等优势[1]。本次收集我院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守治疗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9年~2014年我院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通过EXCELL软件计算随机数字进行分组:研究组(接受腹腔鏡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3.4±16.5岁、男性45例,女性5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4.6±151岁、男性49例、女性51例),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

1.2 入选标准 (1)患者临床表现有右上腹反复疼痛,恶心、呕吐、反酸、腹胀等表现,入院后通过B超、MRCP证实为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2)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拒绝手术治疗者。(3)术中发生胆囊癌或其他肿瘤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药物治疗方案为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消炎利胆片口服;山莨菪碱止痛;多酶片改善消化功能;胃复安止吐,疗程5天。

1.4.2 研究组 采取传统统四孔法手术。完善术前心、肺、肝、肾脏器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行择期手术。平卧位,全麻,脐部作弧形切口,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建立操作孔及置入操作器械。探查腹腔,解剖胆囊三角,夹断切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剥离并取出胆囊,止血后结束手术。

1.5 观察指标 分析(1)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胆道结石复发率及因胆道系统疾病再次入院率。

1.6 统计学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4.6±1.2天、0.8±0.2万元)、(4.3±1.0天、0.9±0.3万元),比较无差异(P>0.05)。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胆道结石复发率及因胆道系统疾病再次入院率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胆道结石复发率及因胆道系统疾病再次入院率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我们分别比较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药物保守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差异。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年胆道结石复发率及因胆道系统疾病再次入院率比较有差异(P<0.05)。同样有美国学者[2]在探讨能否用药物溶石,保留胆囊,但是通过多中心、多医院的对照研究发现,保胆治疗效果难以满足患者要求。此外还有学者指出老年患者机体反应较差、免疫能力低下,慢性胆囊炎容易发展为坏疽性胆囊炎。

1980年国外学者Mouret首次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以创伤小、恢复快迅速在临床中普及。黄志强院士指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应是去除失去正常功能的胆囊病灶。同样我国在2011年公布了《胆囊良性疾病治疗共识》,指出:“胆囊切除术是胆囊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点:(1)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直径大于 1cm 的胆囊息肉患者;右上腹疼痛,伴胆囊收缩障碍;急性胆囊炎伴休克者。禁忌症主要有以下几点:(1)心功能不全,肺部疾病;凝血功能障碍;Mirizzi 综合征;严重粘连和肠梗阻者;机体不能耐受者[4]。

根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可以分为单孔法、三孔法或四孔法,单孔手术创伤小,对脏器功能影响小,住院花费和医疗成本低,但器械平行进入腹腔,造成手术医生对操作上距离感造成困难,使精准度下降。三孔法或四孔法手术操作空间相对增加,操作灵活,适合各级医院开展,但是手术创伤、术后疼痛感较单孔法较大[5]。

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术前对脏器功能及患者手术耐受性进行评估;纠正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给予止咳化痰、抗炎,积极抗感染治疗;术中发现胆囊三角粘连,切勿粗暴分离,及时转为开腹。

因此,本文认为相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肯定,术后结石复发率低。

参考文献

[1] 汲崇德,李颖,刘庆良.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4 例手术治疗时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4):692-693.

[2] 倪杰,罗中尧,陆贝.EST+ERCP 术后早期并发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外科诊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5(1):17-19.

[3]范琳峰,雷长江,邱志东,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J].中国内镜杂志,2014,17(4):414-416.

[4] 江斌,付应峰,陈孝平.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69 例的腹腔镜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2(6):413-415.

[5] Shawn PF, Samir SA, Khalil R,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angrenous cholecystitis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2013, 186(5):481-485.

查看更多: 文章 胆道 疗法
lv

图文资讯